高延性混凝土是基于微观力学设计原理,以水泥、石英砂等为基体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,具有高延性、高耐损伤能力、高耐久性等特点,高路(河南)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始终致力于高延性混凝土的研发与生产,在抗震加固、旧楼改造、危房加固等行业中合作案例丰富并享有好评。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:
特性
高延性:拉伸能力远远高于普通混凝土,可达普通混凝土的 200 倍,能在承受较大拉力时发生显著变形而不断裂,有效阻止裂缝开展与延伸,使建筑结构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与弹性3。
高强度:不仅抗压强度通常超过 50MPa,抗拉和抗折性能也得到显著提升,使其在承受重载和各种复杂应力时表现出色。
良好的抗裂能力:凭借独特的材料组成与微观结构,能够有效抑制裂缝的产生与发展,减少因裂缝导致的结构整体性和耐久性降低的问题,降低维护成本,延长建筑使用寿命。
高耐损伤能力:破坏后二次加载仍具有较高的残余强度,可达 90%,在较大应变变形(7%)时仍具有良好的完整性。
优良的耐久性:抗渗性、抗冻性以及抗化学侵蚀性等方面表现出色,能更好地抵御外界恶劣环境的考验,确保建筑结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可靠的性能13。
施工便捷性:有良好的工作性能,易于搅拌、运输与浇筑,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,减少施工周期。且由于抗裂性能好,对模板支护、振捣等工艺要求相对较低,降低了施工难度与成本。
原材料
水泥:一般选用高标号水泥,如硅酸盐水泥、普通硅酸盐水泥等,以提供混凝土所需的基本强度和粘结性能。
纤维:是高延性混凝土的关键核心材料,常见的有聚丙烯粗纤维、聚乙烯醇纤维、聚丙烯微细纤维等。纤维的拉结作用使混凝土产生高延性性能。
硅灰: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,改善混凝土的微观结构,增强水泥基体与纤维之间的粘结力。
石英砂:作为细骨料,具有颗粒形状规则、硬度高、级配良好等特点,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。
外加剂:如高效减水剂、引气剂等。高效减水剂可以在低水胶比的情况下,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工作性;引气剂可以引入微小气泡,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。
制备工艺
原材料选择:严格挑选符合要求的高标号水泥、优质细骨料、低水化热的矿物掺合料、高性能减水剂以及合适的纤维材料等。
混合比设计:遵循确保高工作性、高强度和耐久性的原则,通常采用低水胶比,并掺入足量的矿物掺合料和适量的纤维,通过试验确定最佳配合比。
搅拌:使用高效的搅拌设备,按照一定的顺序将原材料投入搅拌机,先干拌使各组分均匀混合,再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湿拌,确保纤维在混凝土基体中均匀分散。
应用领域
建筑结构加固:在老旧小区改造中,可用于砌体结构建筑的墙体、梁柱等关键部位的加固,提升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与整体稳定性,有效修复裂缝,延长建筑使用寿命。
桥梁工程:用于建造预应力混凝土桥梁,可实现更长的跨度和更轻的结构重量,提高桥梁的耐久性和抗疲劳性能,承受车辆荷载和环境因素的长期作用。
基础设施建设:在道路、隧道、水工结构等基础设施项目中,可用于修补和加固工程,提高结构的可靠性和服务寿命,抵御各种自然因素和使用过程中的破坏。
水工结构:因其良好的抗渗性和抗化学侵蚀性,可用于建造水坝、水池、水渠等水工结构,防止水分渗透和化学物质侵蚀,保证水工结构的安全和稳定。